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焦点 > 全球降息潮开启!当心了,这或许是崩盘的先兆 正文

全球降息潮开启!当心了,这或许是崩盘的先兆

时间:2024-06-18 20:02:25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焦点

核心提示

东莞市喝茶推荐-东莞市品茶qq-东莞市喝茶qq



全球降息潮开启,全球启当牛市来了?

近日先是降息加拿大降息25个基点,紧接着欧洲也不甘于人后,潮开同样降息25个基点,心或许崩先兆5年来首次降息,全球启当再加上前段时间瑞士央行和瑞典央行也已经开始降息,降息这一轮的潮开全球降息潮已然来临。



于是心或许崩先兆伴随着黄金价格大涨,大宗商品全面反弹,全球启当市场情绪逐渐变得热烈,降息牛市似乎已经近在眼前,潮开人们兴奋无比。心或许崩先兆

但说个反直觉的全球启当事情,当降息潮来临,降息全球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开启时,潮开这或许反而是崩盘的先兆。

接下来的市场,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。

好不容易迎来降息,为何说可能是崩盘的先兆?牛市离着我们还有多远?

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,码字不易,欢迎点赞,转发,收藏。

当心了,降息或许是崩盘的先兆

一直以来,全球投资者对于降息都存在一种积极的期待:
货币政策走向宽松,经济重新变得富有活力,各种资产价格上涨,牛市一触即发。

但仔细想想,降息真的能带来牛市吗?

这里我们需要弄清楚一个基本的逻辑,为什么全球央行会选择开启降息周期?



没错,说到底降息是当经济面临逆风时的“急救措施”,旨在刺激借贷、支出和投资,背后其实是对经济衰退的担忧。

换句话说,降息的本质就是挽救经济,更像是经济开始衰退的信号。

试想一下,我们会因为一个病人病情加重,终于被推进手术室手术而欢呼雀跃吗?

显然不可能,因为这充其量只是代表有了痊愈的希望,情况已经坏到了一定程度,必须要采取一些紧急措施。

以这次率先降息的欧洲为例,之所以欧洲做出如此选择,主要正是因为经济增长表现不佳,不得已而为之。

作为欧洲经济“火车头”的德国,去年一共有17万家公司关停,1.1万家制造企业倒闭,创下近20年来的新高。

去年年底,经济衰退的阴影已经笼罩在了德国上空,今年一季度GDP环比同样受到重挫,如果不是把去年四季度的GDP进行上修,那么实际上已经陷入衰退了。



反过来再看美国,今年一季度消费者违约率大幅提高,截至3月底,有3.2%的未偿债务都处于拖欠状态。

除此之外,美国家庭债务总额也又一次刷新记录,达到17.7万亿美元。

而这释放的信号是,美国经济的内驱动力——消费增长,已经逐渐放缓,一季度GDP增速已经跌至1.3%,二季度出现负数也不是没有可能。

这样的大背景下,指望降息瞬间把牛市带到我们身边,恐怕并不现实。

泡沫泛滥,尚未消化

如果大家关注美股的话或许会发现,过去1年时间里,美股屡创新高,不少科技股股价已经飞上了天。

比如去年苹果股价涨了48%,微软涨了60%,脸书母公司Meta涨超194%,英伟达更是涨了240%。

尽管这背后AI功不可没,但与此同时,市场也普遍认为其中泡沫泛滥,如今美股市值的集中程度,已经超过了千禧之年互联网泡沫的巅峰时期。



而且一个更残酷的事实是:

如果我们在美股中剔除掉这些科技股巨头的涨幅就会发现,美股表现远没有看上去那么亮眼,甚至很可能是下跌的。

至于欧洲股市,与实际的经济情况更是完全背离,泡沫充盈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。

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德国,明明经济距离衰退只有一步之遥,股市却走出了截然相反的走势,依旧在不断地创下新高。

这意味着什么?

投资者普遍处于盲目乐观的状态中,误以为牛市将持续很久,殊不知越乐观越危险,泡沫泛滥之下,反而可能是危机爆发的前兆。

历史经验,我们还需要时间

早在去年下半年,市场上对于美联储降息空前乐观,押注降息周期将很快到来时,其实就已经有学者向市场发出警告:

如果美联储降息,股市很可能会崩盘。



事实上,我们从历史经验上来看,这种担忧往往就是现实。

比如2007年的时候,美联储货币政策转为宽松,美股很快迎来一波行情,无数投资者欢欣鼓舞,一度以为牛市已经到来了。

但市场很快在大家的头上浇了一盆冷水:

仅仅不到一年时间,等到2008年美股就迅速暴跌,全球金融危机爆发,一夜之间损失惨重。

尽管降息对于经济会产生刺激作用,对股市产生积极的影响,但关键在于,施加这种积极的影响往往需要时间。

而由于降息背后代表着经济衰退的信号,又很可能会引发人们对于经济的潜在担忧,最终导致市场出现调整或者走向低迷。

当然了,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渐生效,经济走向真正趋于乐观,牛市早晚会来到,只不过还需要时间。



全球降息潮开启,但我们期待已久的牛市,离着还有一段距离。

从历史经验上看,伴随全球央行降息,股市走势反而不会太过亮眼,关键时刻,要当心了。

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,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,请不吝点赞、留言交流,给予支持。

声明:取材网络,谨慎辨别